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  /  联系我们  /  所长信箱  /  加入收藏  /  
首页 > 科技研发一览表

科技研发一览表

生物所成果转化

时间:2015-10-29 14:43:34  来源:  作者:

 

基于斑马鱼药物筛选模型的药物发现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2010 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本项目属于新药的发现与评价技术领域。筛选体系建立后开展了化合物活性筛选,已筛选出6个有显著抑制血管生成活性的化合物,全部得到裸鼠模型验证,其中一个已完成产品中试、药效学实验和部分安全性评价,临床前试验完成后,可实现至少2000多万的技术转让收入,其他5个化合物的陆续研发也将获得数千万元的收入;建立了斑马鱼药物筛选平台宣传网站,并对外提供筛选服务,已为全国数百家新药研发单位提供了药物筛选与毒性评价服务,2007-2009年度实现检测收入279.28万元。该技术体系的应用加快了创新药物的研发速度,提高了成功率,避免了后期研发投资风险,特别是节省了无活性或毒性较大样品的后期研发投资达数千万元以上,社会效益显著。研究期间申报相关国家发明专利4项,已授权2项,发表相关研究论文12篇。
 
即食海珍品加工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2011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该成果得到4项基金的支持,包括国家863计划一项、科技部科技服务企业项目一项、省科技攻关一项及科学院重大项目一项。成果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项,发表学术论文8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评价即食鲜海参、即食大虾、即食扇贝、即食飞蛤获得无公害农产品标志证书。即食鲜海参被山东省名牌战略委员会、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评为山东名牌产品。
该研究成果在好当家集团得以实施,投资建成了即食海珍品加工生产线,以即食调理海珍品为主打产品,开设好当家海洋食品专卖店200余家。经济效益:即食海珍品系列产品累计实现销售收入51600万元,利税14300万元。
社会效益:即食调理海珍品关键技术的研究及产业化实施,直接安排就业人数达1500多人,带动了渤海、黄海海域的养殖、加工业,创造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即食调理海洋食品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2009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根据本研究成果,在好当家集团投资建成了即食海参加工厂和即食鲍鱼、即食大虾生产线。好当家集团采用我们申请的发明专利“即食鲜海参的加工方法”在国内生产出第一枚即食鲜海参,集团已在全国北至哈尔滨南至海南,以即食鲜海参为主打产品,开设了“好当家海洋食品专卖店”200余家;同时,产品进入了全国150余家连锁超市,直接安排就业人数达1500多人,累计完成产值50100万元,实现利税14000多万元。即食调理海洋食品关键技术的研究及产业化实施,使海洋食品加工业从传统的手工、作坊式的加工,实现了工厂化、现代化、标准化的生产,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安全、方便的海洋食品,为生产企业创造了效益,同时带动了渤海、黄海海域的养殖业,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即食海珍品加工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2012山东省技术市场科技金桥奖一等奖。本研究的创新点及关键技术是将固体高温短时杀菌技术和阶梯式二次杀菌技术应用到海洋食品加工中;建立了海珍品加工的新方法,完善了海珍品加工的质量控制体系,实现了海珍品的工厂化、标准化生产。研究过程中申请了1项国家发明专利,发表学术论文9篇,制定了即食鲜海参、海参口服液、海参胶囊相关产品的企业标准3项。项目建设即食调理海洋食品和功能饮品两条生产线,年产即食鲜海参、海参口服液230000公斤。年产即食海参30000公斤,海参口服液200000公斤,海参胶囊20万粒。
 
 
多功能微生物制剂的研制及其在中国农业上的应用
2007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目通过定向筛选和细胞融合得到两个多功能菌株YKT41(Azotobacter  chrococcum)和P418(B. vietnamensis),并对两个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发酵条件、中试生产工艺及制剂化技术进行研究,利用该微生物制剂进行了小麦、棉花、多种蔬菜等的田间应用试验,结果表明: 1、该菌剂能有效防治根结线虫病,对黄瓜南方根结线虫防效为56.0-76.0%,对番茄根结线虫病防效达60.2-69.6%。 2、对多种植物病害,包括细菌病害和真菌病害具有显著防效,对番茄、黄瓜、茄子的立枯病、串珠病防效达到30-55%。 3、具有固氮、解磷、解钾等作用,增产效果明显,在棉花、大棚蔬菜、花卉、果树等作物上应用,增产达10%以上。4、可改善土壤性状,提高作物产品品质,为发展生态农业和绿色无公害食品提供了保障。
 
生物杀菌剂与PGPR系列产品研究与开发
2008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共筛选出抑菌谱广、促进种子发芽和植株生长、对棉花立枯病防治效果较高的菌株6株,分别是绿色木霉菌LTR-2、巨大芽孢杆菌菌B1301、Ap25;枯草芽孢杆菌B908;荧光假单胞菌cpf10、P32,开发了三种生物杀菌剂,建立了生产工艺,并进行了产业化操作,已登记生物杀菌剂3类5个;同时利用促生细菌成团泛菌P3、微小杆菌E1、微杆菌Kma1、圆褐固氮菌YKT41、越南伯克氏菌P418研究开发了四种PGPR制剂,登记肥料1个。项目总体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绿色木霉LTR-2菌株及其制剂
2008济南市发明专利二等奖。绿色木霉LTR-2的生物活性包括:抑菌能力、促生能力、生防作用、裂解酶活性、产生抗生素吡喃酮、重复寄生能力、植物根部定殖能力。绿色木霉LTR-2菌株在农业上的应用包括:以孢子为有效成分配制成农用制剂、以吡喃酮为有效成分配制成农用制剂,两种制剂均可防治植物真菌病害,提高作物产量。主要优点:绿色木霉LTR-2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综合效果显著;工业化生产为无污染、高密度发酵,成本低、绿色环保;用于植物病害防治效果显著,病原菌不易产生抗药性,对作物及环境安全、无残留。
 
生物有机肥的研制
2009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项目研究了2株促生细菌的最佳发酵条件及1株细菌的微胶囊菌剂制备条件,建立了年产5000吨微胶囊生物有机肥的规模化生产工艺,发酵菌数超过100亿cfu/mL,发酵周期为32-36hr,产品保质期达到20个月以上,有效菌数大于2亿/克。大田实验结果表明,该产品不仅具有促进黄瓜生长、提高产量的作用,还具有防治黄瓜等蔬菜立枯病、根结线虫病的效果,对黄瓜、番茄的增产率超过20%,防治立枯病等病害有效率达到70%以上,对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达到55%-70%。
 
抗生素发酵废渣资源化利用技术及系列产品研发
2014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通过筛选抗生素降解菌,建立有效的抗生素生物降解技术,实现抗生素发酵废渣的无害化;通过快速腐熟技术,生产出有机肥,实现发酵废渣资源化;以有机肥为载体,添加微胶囊化的植物益生菌,开发出生物有机肥、微生物肥料等系列产品,实现发酵废渣的高值化利用。
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版权所有 鲁ICP备10024146号-5
  技术支持:新科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