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是自我实现的有效途径——《唤醒心中的巨人》读后感
科研是自我实现的有效途径——《唤醒心中的巨人》读后感
一直很喜欢世界潜能开发大师安东尼•罗宾的《唤醒心中的巨人》,每当遇到挫折遇到困惑的时候,我都会翻看这本书。作者首先从梦想开始,再写到影响的力量,情绪的作用,时间的利用,最终向我们提问“一个人究竟能做什么?”,让我们逐步学会如何激发自己的潜能,拓展精彩的人生。
书的第一章写的是“人生之梦”。大家还记得自己曾经的梦想吗?每个人小时候都会被爸妈问:你长大了想做什么?我回答过画家、作家、科学家。那时的我觉得科学家是多么的神圣多么的高不可及,科学家一定都不是普通人。虽然那会儿一直说着以后要当科学家,但是我从来都没想过自己以后真的会走上科研的道路。妈妈对我说,人有很多理想,如果一辈子能去做好其中一个,就是成功的,就是圆满的,就不白活了。按马斯洛(Abraham Maslow)的心理学分析,人的心理需要由低到高有各种阶级:物质上的生存需要,如衣食住行;安全需要,如稳定的职业,家庭资产,社会治安等;归属需求,如友情,爱情,家庭温暖等;自尊的需求,如成就感,他人的尊重,社会地位等;最高的则是自我实现的需求,如道德,创造力,用自己的一生改变世界等。我认为,从事科研,为人们解决重大课题,是自我完善、自我实现的有效途径。
从我选择读研读博,选择进入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工作开始,科研就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前是为了考试而学习,乏味枯燥。而现在是因为喜爱而学习,欢乐无穷。但是做科研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是夹杂着痛苦充满着挫折的过程。我们学习的时候,大多数满足考试和记忆,但是对于知识的深度应用很不充分。当我们为了解决一个问题而搜肠刮肚,冥思苦想,这都是在不断深化曾经学过的知识,在此基础上不断提炼和加工,最终得到有意义的组合,才有可能解决一个有挑战的问题。我们在研究生以前的学习往往是不够深入的,经过课题检验之后的知识才是真正自己的知识。可是对于曾经学习的知识深度思考应用的过程并不轻松,这需要我们改变我们对于知识的认识层次,改变知识的排列顺序。这种与以往不同的做法往往让我们不习惯,不舒服,时间久了就会痛苦。但是不经过重排和整理,并进行深度加工的知识其实是没有价值的。
我的一个学生跟我说,如果读研的时候课题做的顺,以后工作可能会考虑继续做科研,如果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挫折太多,那以后决不从事科研工作。现实中确实有导师给个题目,给些想法,帮忙写高分论文,研究生就轻轻松松顺利毕业。虽然课题做得很顺利,毕业成绩很亮丽,但是当这些没有受过挫折的研究生真正走上工作岗位之后,才发现自己只不过是拿着博士学位却没有进入科研殿堂的人。我反而正是因为当初的博士课题进展不顺,使得我博士研究的收获远远超出课题本身,学会了如何去发现科学问题、如何去解决问题,而我之后的科研道路也因此受益良多。
我们学习过很多知识,表面看知道了很多,但是在科研的过程中发现,原来我们的理解不到位或者不对,我们也曾经有自己的理解方法,但是在具体的科研中发现,那些理解很浅。在挑战性课题面前,我们只能不断的改变对既有知识的看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理解和认识,才可能得到更好的理解和领悟。大多数时候,我们的知识只是存放在我们的大脑中,真正理解之后,才感觉到原来如此。这种原来如此的领悟比课题的成功还要重要,因为这种领悟才能让我们的知识活起来,为自己的工作或者生活服务。这种收获将是终生受益的。
从来到生物所以后,在刘可春老师的引领下,我进入了斑马鱼研究领域的殿堂。庆幸自己在工作岗位上遇到那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和愿意教授给予、传道授业解惑的师长,庆幸自己在有生之年可以去勇敢的尝试自己所想,探索生命的奇妙。现在最幸福的是有了自己的学生,可以每天与他们在科研道路上并肩作战,可以与他们分享自己在科研道路上的收获与喜悦、经验与教训。现在越来越深刻的意识到培养学生,不仅仅是在科学研究的思路与方法上给予他们启发、在课题设计及论文书写方面给予他们指导,还要以身作则的教给他们严谨的治学态度、培养他们的独立科研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教导学生如何做好人做好事!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我也在不断成长,不断的完善和提高自己,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学会如何帮助别人,学会如何在团队中更好发挥自己的特长实现自我价值。给予学生我所能给予的帮助,然后耐心等待,相信总能看到花开得美丽,这是做老师的最大的幸福。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
从踏上科研之路的那一天起,我们就必须不断地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深化对知识运用的能力,学会全力以赴,学会在黑暗中摸索,最终学会独立,尤其是精神的独立。这些收获都不能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得以实现,必然伴随着痛苦、彷徨甚至恐惧,只有战胜了这些心理上的不适应,乃至挑战身体的极限,才能到达彼岸。如果想轻松,就不要做科研,做科研就要做好有痛苦的准备,有了这些心理准备,也许就能少一点抱怨,更快一点成长,最终在科研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以空杯心态去学习,去汲取,挤时间充电,发展自己的优势,挑战自我。投身科研,就不去求回报,在钻研的同时,就会获得比其它更重要的东西,实现自己的梦想,做有价值的人,为共筑共圆“科院梦•中国梦”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