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  /  联系我们  /  所长信箱  /  加入收藏  /  
首页 > 党建工作 > 学习园地 > 征文

征文

学会舍得 弃旧图新 超越自我——读《学会舍得大全集》一书有感

时间:2015-10-26 17:28:38  来源:  作者:王贻莲

《学会舍得大全集》涵盖了处世、情感、职场、修身养性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以生动的实例和精练的哲理告诉我们,懂得舍得,学会舍得,人生才会更精彩。它从“认知舍得”和“学会舍得”两个方面阐述了“舍得”的做人大智慧。
人们常说:“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其实,“舍”不仅仅是与“得”交换的筹码,他更是调整身心、释放心灵、提升人生层次的重要途径。
正如编者所言,人生就是一个舍旧图新的过程。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一定的过程,从产生到发展,从发展到衰落,这个过程是在不断的否定中实现的。大到国家社会,小到个人,都是如此。在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也应顺应时代潮流,顺应事物发展的规律,摒弃陈旧的思想观念。因为昨天正确的东西,今天不一定正确,上一次成功的路径和方法,可能会成为这一次失败的原因。在工作中亦是如此,我们要舍弃自以为是、墨守成规、缺乏创新的工作态度;要摒弃惯性思维,发展思维创新,采用开放式头脑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要将“尽力做好”改成“努力去做”,不能有自满心里,必须在创新中争生存、在进取中求突破,在奋斗中谋发展,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那么,我们将如何做到弃旧图新、超越自我呢?
首先,我们要调整心态,认清自己。
自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在科研岗位工作,距今已有十年。在这十年中,难免会有不如意、不顺心的时候。曾有过抱怨,有过为“工资”工作的心态。通过阅读《学会舍得大全集》,我明白了:在工作中,我们不应只看到作为报酬的工资。工资不能代表一切,它只不过是我们所得报酬的一部分。我们要看到比工资更重要的东西-“自我价值”的实现。只有全力以赴地去工作,才能实现自我价值。所以,我们要学会了解自我、发现自我、培养自我,使自己具备更高的能力和敏锐的观察力,以便早日实现“自我价值”。
其次,我们要面向广博,立足专精,不断地学习。
学无止境,学问在于积累,所以我们要博览群书,广泛阅读。但碍于我们的精力有限,毕竟我们现在不是在校的学生,我们有工作要忙,有家庭要照顾。所以,至少我们要精读,要立足于研究领域的精读,要立足于政策法规的精读。在了解研究领域内容的同时,要思考它与政策法规的内在联系,这才有利于我们的发展。
再次,我们要勇于尝试,无惧失败。
在科研工作中,经常存在“失败”。失败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因我们实验方案设计的不合理造成的,也可能是其他因素导致的。不要将失败当作自己的心理负担,应在每一次的失败中总结原因,寻找答案。农业部关于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明确指出:“要营造敢为人先、大胆质疑、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既然政策法规都允许了,我们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呢?
另外,在失败面前,切莫让“尽力做好”的潜意识挡道,“尽力做好”会让我们的大脑变“懒”。因为“尽力”含有隐藏的含义,就是说不成功也没关系,只要尽力就足够了。这样,可能会使我们减少一定的心理压力,但这更大程度上会让我们丧失很多成功的机遇。凡事都要努力去做,尽自己的全力去做,只有努力才有希望,成功都是在自己不断的付出中积累起来的。
最后,我们要摒弃惯性思维,发展思维创新。
我们在获得经验和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了枷锁;在学会思维的同时,也学会了常规的惯性。类似的科研工作做的越久,这种惯性思维就越明显,因而很难做出创新的科研成果。要想在今后的工作中有创新,就得摒弃惯性思维,发展思维创新。
摒弃惯性思维,发展思维创新,就得不能有自满心里。
自满会让我们停滞不前,会让我们觉得自己已经很好了,不需要改变了。变则通,通则达。所以,我们需要变通,需要改变自己的惯性思维,不能自满。
摒弃惯性思维,发展思维创新,就得学会融会贯通,根据实际情况运用合理的方法去解决新的问题。可以从别的事务上加以借鉴,也可以从现有的方法中提取某个方面,从而找到解决之道。但这只适用于最初的试验研究,要想有创新,就得不断的与借鉴的东西加以类比,加以创造。
摒弃惯性思维,发展思维创新,需要学会利用逆向思维。
我们习惯于沿着事物发展的正方向去思考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其实,对于某些特殊问题,倒过来思考,从结论往回推,反过去想或许会使问题简单化。逆向思维应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电梯的发明。而我们在筛选霜霉病生防菌BCJB01和BMJBN02的时候,利用的就是逆向思维。
    摒弃惯性思维,发展思维创新,需要用开放式头脑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人之所以痛苦,是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在这个信息时代,墨守成规、固执己见的人是不会成功的。
我们只有学会用开放式头脑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才不会被惯性思维束缚。
总之,要想弃旧图新、超越自我,我们就得学会舍得。

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版权所有 鲁ICP备10024146号-5
  技术支持:新科网络